手机版
首页 新闻 正文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行碳减排项目启动
浙江汽车网 2021-07-26 13:59:00 32533浏览 编辑:猪哥

收藏

分享

0

32533

随着“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政府和各行业都在探索“双碳”的实现路径。绿色出行对于碳减排具有重大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出行碳减排的核算、认证和交易,是后补贴时代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举措。

7月13日,由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主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出行碳减排项目启动会在西宁召开。该项目由中汽数据、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及示范企业联合开发,旨在构建行业新能源汽车出行减排量权威核算方法,形成完整的减排量认证、交易体系,实现汽车企业碳中和的完整生态闭环。
个人出行纳入减排体系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81亿辆,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汽车行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7.5%,其中使用阶段排放占比达到90%。因此,如何从使用端引导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消费者驾驶新能源汽车出行属于个人减排行为,减排量未被量化认可。“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对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减排量予以认可和兑换收益是车主运营的关键部分,车企需要予以重视。”中汽数据节能战略研究室室主任陈川指出。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通过量化消费者绿色出行来助力减排已有先例,就像支付宝“蚂蚁森林”项目,用户通过绿色出行可积累绿色能量,并兑换成真实的树苗,由支付宝在每年的“春种”活动中种下,借此还与用户实现良好互动。
参考类似先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行碳减排项目的一大特色就是,减排对象以私家车为主,将消费者纳入整个低碳行动循环体系,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反馈激励,这样一来,可以从消费端引导并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项目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开发新能源汽车出行减排量核算方法学,基于RTM数据每天计算用户减排量;其次,用户在App内使用减排量兑换优惠券或商品,同时减排量所有权转移到车企,而车企可自己提供优惠券,或打造外部生态,让用户兑换外部商家的商品或服务;再次,相关机构提供认证服务,出具减排量认证报告;最后,车企可将认证后的碳减排量用于中和生产阶段碳排放,由权威机构出具碳中和认证报告。同时,中汽数据将搭建汽车行业自愿碳交易管理平台,并联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等机构构建汽车行业自愿碳减排交易体系,车企也可将认证后的碳减排量在自愿市场进行碳交易。
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通过使用新能源汽车得到切实回馈,而车企也可以借此降低排放甚至实现碳中和,并有可能通过碳交易获得收入。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减排已是大势所趋。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碳中和时间表,而日产、大众集团、戴姆勒、通用汽车、福特、本田等多家国际主流车企也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
在国内,如何实现“碳中和”成为汽车圈热议的话题。“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汽车产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路线图。目前,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些整车制造、零部件企业陆续宣布在生产制造环节的减碳目标和实现路线,企业通过生产新能源汽车、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植树造林、绿电交易、碳交易等多种手段积极响应低排放和零排放的战略规划。”中汽数据副总工程师赵冬昶指出。
此次,由中汽数据发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出行碳减排项目就是一种探索。综上所述,该项目重点工作包括搭建车企内部用户互动生态,开发权威的新能源汽车出行碳减排核算方法学,搭建减排量核算、认证和交易体系,为用户的减排行为创造新的价值,从而助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一轮增长。
目前,中汽数据已启动新能源汽车出行碳减排核算标准的开发工作,下一步,中汽数据将结合企业建议对核算标准进行完善,从使用环节促进汽车产业低碳转型与电动化升级,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汽车行业的力量。

相关全媒体

  • smart 精灵一号正式发布 定位纯电小型SUV

    快捷评车 点赞 0 评论 0
  • 路特斯全新纯电SUV Type 132预告视频

    快捷评车 点赞 0 评论 0
  • 奥迪A6 Avant e-tron 概念车

    快捷评车 点赞 0 评论 0
  • 全新阿斯顿·马丁V12 Vantage官方宣传片

    快捷评车 点赞 0 评论 0
  • 奥迪A6 Avant E-Tron概念车静态外观展示

    快捷评车 点赞 0 评论 0
  • 亚洲龙十月新行情

    车价报告 点赞 0 评论 0
  • 途昂X十月新行情

    车价报告 点赞 0 评论 0
  • 天籁十月新行情

    车价报告 点赞 0 评论 0
  • 坦克300十月新行情

    车价报告 点赞 0 评论 0
  • 捷尼赛思G80十月新行情

    车价报告 点赞 0 评论 0